大家好,我是飞翔!今天看到某个群里,有人中了原箱的蛇矛,问还有利润吗?另一位群友戏言“走路去领,可以少亏点”
曾几何时,i茅台的预约,是黄牛眼中的香饽饽,茅台1935,100ml的小可爱的抢购都比现在的泡泡马特还要火
特别是龙年开始有了“龙茅”原箱之后
预约规则之复杂,仿佛“龙血贵胄”专属——必须是身份证属龙,每月一天开放,还要拼小茅运,层层筛选,门槛拉满。
但现在一切都变了。
现在,人人皆可预约,天天都能参与,完全无门槛。
你点开i茅台看预约数据,全网预约人数不见了,大概率数字惨淡,官方干脆不再展示。
从神坛走下的,不止是一瓶酒,还有当初那个高高在上的姿态。
不过,说它“卑微”,其实也谈不上——无论规则如何变,酒厂的目的一直都很清楚:不变的,是利润。
当初茅台人为制造稀缺,靠“盲盒+玄学+限量”,把一瓶酒包装得跟奢侈品一样。
你越觉得稀罕,它就越端着架子,越设置门槛——
这就像你大学时期的“高岭之花”,你满心仰慕,她却视你如空气。
可毕业几年后,风水轮流转,你在社会闯出点名堂,再回头看,那张曾经胶原蛋白满满的脸,早已掩不住时光的痕迹。
她开始试探你、主动加你微信,你却已没了波澜。
泡影一场。
此刻的i茅台,正是在卸下“高贵面具”,直面市场。
现在的茅台不仅原箱开放预约,还上了各种海外茅台,纪念茅台预约,不是随意为之,而是策略落地。
茅台在解决两个问题:
一是解决“产品”与“人群”的错配;
二是借由直邮渠道,提高转化率和利润率。
曾经不少中签者因“破发”而拒领,资源浪费,口碑受损。如今快递直送、随时预约,目的就是把这批不再追逐溢价的“刚需用户”真正挖掘出来。
从“排队自提”到“快递到家”,是酒厂的低头,更是市场现实的缩影。
坦白说,生肖系列曾是利润高地。
卖一瓶生肖,利润顶两瓶飞天。
生肖、小茅、小酒版、巽风375、节气酒……统统是“变相涨价”的策略——
表面上没调价,实际上靠“限量+周边”实现了利润最大化。
2023年,酒厂飞天出货4.21万吨,合计约8420万瓶。
飞天是根基,不能轻易再放量。怎么办?靠异型产品(如生肖茅台)补利润。
所以你会发现,去年三、四季度,茅台营收增速明显放缓。今年更是茅台价格一跌再跌,压力一大,就得上新招——开放各种预约,就是为了衬托业绩。
但市场不傻。
如今原箱茅台破发成常态,1900的飞天也无人问津,这是消费降级最真实的体现。
过往那句“开箱必赚”的神话,已经成了黄牛圈的笑话。
无数“倒爷”中签后不提货,影响了品牌形象和发货效率,干脆全盘放开、服务真实消费者,反倒省心。
即便活跃用户中只有10%是真正消费者,对于酒厂来说,已经够割一轮了。
茅台放开的意义不是为了“提振信心”,而是为了让茅台的金融属性彻底回归商品逻辑。
黄牛的时代,正式落幕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shizhizhuan.com/lmt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来自飞翔网络创业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