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飞翔!前些天爆火的泡泡玛特占据了各大社交头条,当时就想写篇文章谈谈这个泡泡玛特,不过前些天一直在录web3.0的一些视频,比较忙,今天抽空和大家聊聊泡泡玛特最近这段时间的涨跌问题
一、泡泡玛特为什么爆火?
泡泡玛特为什么火遍全国、风靡全球?
很多文章都在分析消费心理、审美变化,比如:年轻人不再喜欢“高大全”的正面形象,更喜欢带点痞气、亦正亦邪的角色。
从白雪公主、哈利波特,到如今的Molly和Dimoo,潮玩似乎成了时代偏好的载体。但说白了,这些分析都像“成功后找理由”的套路,本质跟成功学没太大区别。
二、真相只有两个字:赌博 + 搞钱
泡泡玛特真正的爆火原因,其实只有两个:
1. 赌博:
盲盒机制带来的心理刺激和赌性——抽中隐藏款的概率不到1%,但却让人觉得“自己有可能是天选之子”。
2. 搞钱:
热门款娃娃在二级市场疯狂炒作,黄牛一个月赚几万甚至几十万。
你卖给我,我再卖给他,几轮加价,净赚千元起步。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可能长期持续,但都在赌,自己不是最后接盘侠。
三、泡泡玛特最大的风险是什么?
泡泡玛特最大的问题在于:它是人为可以控量的。
它不是黄金、原油、比特币那样有稀缺性,泡泡玛特的商家想产多少就能产多少
为什么618期间突然大放量?
因为炒得太高,商家干脆直接放货——把黄牛赚的钱重新赚回来。所以泡泡玛特对黄牛的态度是这样的:“让你们赚点没关系,但不能比我赚得多。
要是你赚得太多?我不装了,全网发货,利润我全拿。”
四、泡泡玛特放量,其实是在收割黄牛
这一轮618放量,本质是把市场利润从黄牛手中回收到品牌方手中。
高价囤货的黄牛直接被埋,想翻身?难!你还记得暴力熊吗?当年炒得飞起,现在跌了九成,连二手市场都没人看了
一旦泡泡玛特失去“金融属性”,回归“普通玩具”的本质,什么潮流审美、什么“年轻人的茅台”,都是扯淡。
五、泡泡玛特真正的盘算,是打造IP收割机
泡泡玛特不是单纯卖娃娃,而是在做“IP孵化平台”。批量打造IP,只要火几个,就能赚钱。
行情一高,就放货;股价一高,就减持。真正赚钱的,永远是掌控游戏规则的那一拨人。参与者,跑得慢一点,就是韭菜。
六、这波热潮,其实是“操盘者的排兵布阵”
泡泡玛特本是小众潮玩,突然全球各地都排起长队:
泰国公主玩了,贝克汉姆女儿也晒了,从东南亚到杭州——这不是潮流,是投放!这不是爱,是套利!所有人在疯狂抢购的时候,只是为了赚差价。
和你抢黄金、抢显卡、抢茅台,没区别。“当价格跌到99块时,你看还有没有人觉得‘哇好可爱哦’。”就像现在的你,连1800元的茅台都不想买。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shizhizhuan.com/paopaomate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来自飞翔网络创业博客